优客文库提供全面的范文格式和文档模板,包括申请书、合同、借据、证明、求职信等,助力您快速撰写专业文档。

活着读后感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的网友 时间: 热度:15°C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1)
《活着》是中国著名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3年。这部作品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巨大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苦难。以下是对《活着》的一些读后感:

1. 人生的坚韧与不屈:《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面对家庭悲剧和社会动荡时所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尽管他失去了财产、亲人和社会地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活。这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让人深受感动,也启示读者在逆境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勇气。

2. 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既有贪婪残忍的地主、自私的官员,也有善良朴实的农民、忠诚的朋友。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让人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社会变迁的见证:通过福贵一家的经历,小说描绘了中国社会从封建末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变。读者可以透过个人命运的起伏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时代的变迁,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4. 生命的珍贵与无常:小说中反复强调的是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福贵的家人一个接一个地离他而去,让人深刻体会到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因为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性。

5. 文化与生活的反映:《活着》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它展现了中国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对于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活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以平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感受到生活的痛苦,也体会到生命的尊严和希望。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些读后感只是对《活着》这部作品的一些基本理解和感受,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体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5元/次
支付宝支付
2.免费下载(每天5次)
公众号:控分学霸复制
复制微信公众,搜索即可关注!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